大眾論壇

搜索
查看: 1975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讀和寫中的修煉札記

[復制鏈接]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24-10-13 17:31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讀和寫中的修煉札記

泰戈爾所言,只有流過血的手指,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。一首潺潺淙淙的曲子,不是隨意拂拂弦就可以的,需要彈者經(jīng)年的訓練和苦練。一個舞者何嘗不是呢?一個寫者又何嘗不是呢?
一路讀來,讀了好多晦澀難懂的詩作,有些反復讀好幾遍,總不知所云,同一首詩,就是相隔十年,讀不懂還是讀不懂。這里面的原因我想有三,一是自己的理解水平還是達不到,二是與其“道不同不相為謀”;三的確是糟粕之作,作者故弄玄虛而已。我寫時,告誡自己不要裝腔作勢的耍高深,盡力去寫讓周邊人也讀得懂的東西。
“……而人生很苦,有一份普通的感情就很好?!蔽业哪抗猓谶@句話前逗留了好一會兒。我們都很向往浪漫唯美的愛與情,只是平庸平凡的我們,往往托不起那份浪漫,撐不開那份唯美。普通的你我,能握到一份普通的感情,是感情冊子上的不盈不虧,是人間的善待命運的厚待了。我們有些普通人常常不珍惜,總以為下一個會更好,下一處會更美。再好的下一個,也同樣回歸于吃喝拉撒,再美的下一處,也結(jié)束于審美疲勞。
“捏造者捏造的目的,只為了投射自己的想法?!睂@句話,我起身致敬。尖酸刻薄的嘴中的你,不是真實的你,帶著成見看你的眼神里面,不是真正的你。真實真正的你,是在迎來送往后,那張臉是否立刻挎下來,那些虛情假意的話語,是不是含有多半的水分。凡捏造他人的話,是酸葡萄心理和檸檬酸心理猛烈勾兌的結(jié)果。
從圖書館借書看,是我20多年的生活習慣了。借閱的書多了,自己對所借的書要求也多些。那些大路邊的通俗書我不借,一臉倦怠的書我不借,被借的缺邊少頁的書我不借,被翻爛頁的書我不借。我所借的,大多是文學性較強的書,如文學期刊的合訂本,如純文學的書,還有哲學方面的書。這些書少有人看,它們多是孤單孤獨地待在書架上,或泛黃或落塵。我似“孤獨的文學書籍借閱者”,我喜歡這個身份,喜歡借多數(shù)人不愿看的書,只要有我在看,此類書就不寂寞,就有存在的價值。借書的路上,我看四季景致,喜歡提著書走在春暖花開里,喜歡提著書走在落葉紛飛中,喜歡提著書咯吱咯吱地踏在雪地上。我會對經(jīng)過的那幾排法桐樹,輕輕喊它們的學名“懸鈴木,你們好!”。
我最初讀的閑書,都是簡裝版的,一直到現(xiàn)在我還是衷情于簡裝的書籍,軟軟的紙頁,暖暖的觸感,白紙黑字的文章,讓人的眼睛有舒服的感覺,斜靠著讀斜躺著讀,都是溫馨親和的。精裝版的書,封面封底都硬棒棒的,遠遠看著很高貴,但端著握著就累了,仿似拒我三百里外。參加工作前,我收藏了一些好書,那時候的書沒有盜版,樸樸素素的樣子,慢悠悠地告訴你一個又一個的好故事。只可惜,那些書在我參加工作后,竟被不識字的母親,當廢品給賣掉了,我心疼了好長時間,其中就有波伏娃的《第二性》。現(xiàn)在的書多是彩色彩圖的,有大家閨秀的端莊與孤芳自賞,簡裝書里的黑白插圖,總讓我懷念。
30來歲時,再讀《斷章》,再讀《雨巷》,再讀《鄉(xiāng)愁》等,都有了新感受,比起20來歲時候的讀,我懂了許多理解了許多,但有些還是要靠一些相關(guān)評論文章來輔助的。讀到鄭愁予的《錯誤》時,“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/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……”,最后兩句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“錯誤”,多么美麗且哀怨的錯誤啊,多么讓人無奈的誤會啊,多么讓人牽腸掛肚的誤會啊。上中學時,我就愛讀中學生報刊,報刊中,時不時有對名篇名詩的介紹,我會認真地讀好幾遍,能多體會就多體會,體會不了就深記在心中。這個好習慣,讓我保持到了鄉(xiāng)村生活中,勞累且豐饒的鄉(xiāng)村生活,是天然的最好的教科書,讓我真正地去認識土地、山脈、莊稼和四季,雖然借不到多少書,我還是竭力去借著讀,其中,我接觸到了最喜歡的《女友》雜志,還借到了一本最好的小說集,叫《作品與爭鳴》,我還訂閱了好幾年的青年報。這些都是我田園式的理論加實踐地學習。我感謝鄉(xiāng)土,我感謝那時的自己,在簡陋的生存條件下,總想點辦法讓自己有點東西讀,有點幻想去想。
那年,我讀到冰心的“母親啊,你是荷葉,我是紅蓮。心中的雨點來了,除了你,誰是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?”感覺寫得太美了太真了太好了!世間竟有如此漂亮的句子?母愛竟如此唯美真摯?隨即找來《繁星·春水》,邊讀邊摘錄。緊接著又讀了泰戈爾的《飛鳥集》《新月集》等,還讀了紀伯倫的《沙與沫》《先知》等。因這些書墊底,我喜歡上了散文詩的寫作,并借閱了多年的《散文詩》來讀,自己還訂閱了幾年。至今泰戈爾紀伯倫的書還是“流量書”,在書架上一看見了,我趕緊跑開,他們的書把我讀得有點撐了。類似的還有美籍華人作家劉墉的書,他的《螢窗小語》《我不是教你詐》等,曾讓我捧讀多年
我平時讀書,定是要做讀書筆記的,讀書筆記就是我讀書的目錄,也是我閱讀的足跡,還是我練字的記錄。前四五十本的讀書筆記,那個字寫得要多笨拙就有多笨拙,要多不經(jīng)看就有多不經(jīng)看,還好慢慢就寫得好看起來了,也恰好圓了“練練字也是好的”的愿望。手邊的第29本讀書筆記,字寫得不漂亮,但記的內(nèi)容并不丑,比如三毛請客時的心理,“你在沙漠夢寐以求的一些新衣服,現(xiàn)在都已經(jīng)放在桌上了,這些人正在吃你的衣服,一個扣子,一條拉鏈,一塊紅布,一只袖子,現(xiàn)在又在吃皮帶了?!睂懙煤糜哪L趣呀,那個時期的我,在讀三毛的系列作品呢。筆記本的最后一頁,是汪國真的《熱愛生命》,“既然選擇了遠方/便只顧風雨兼程”“既然鐘情于玫瑰/就勇敢地投入真誠”“既然目標是地平線/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”,這三句“既然”,曾是當年同學們在元旦賀卡上,引用最多的“爆款句”。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手機版|大眾論壇 (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(wǎng)證(魯)字02號 )

GMT+8, 2025-2-5 14:03

刪帖投訴流程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