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
搜索
查看: 50566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原創(chuàng)文學] 喬禹 / 作品 《云端上的行走,海拔三千米的相遇》(鄒魯...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24-9-7 22:22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《云端上的行走,海拔三千米的相遇》

———我的川西之行

文 / 喬禹

       沒有人愿意跋涉,我,只是愛極了這片山河。

       我不算是一個安份的人,表面上看起來我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循規(guī)蹈矩的,但靈魂深處,卻住著另一個我,那一個我,一直在渴望行走,渴望自由,渴望像草原上的那匹馬,有著肆意馳騁的人生。

      六月的最后兩天,終于還是按捺不住,約上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,開始了我的川西之行……

(一)

《高原上的金黃》

       剛出成都平原,馳入紫坪鋪水庫,天穹就不再陰霾了,陽光熱烈的灑在路上,山坡上全是干凈的綠,搖開車窗,清爽的風拂過我的臉頰,無來由的,就生出一種逃出鋼筋水泥森林的喜悅。

       汶川,映秀,刷經(jīng)寺,就這樣無拘無束一路馳騁,天高云低,一路之上仿佛都在云中漫步,崇山峻嶺空曠起伏,延綿到天際的草原上,開滿了紅紅黃黃的花,牛羊們愜意地游走其間,令人不自禁的就會呤誦起那首詩“敕勒川,陰山下,天似穹廬,籠罩四野,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?!?br />
      高原的天空藍且深遠,云朵若低垂的白絮,仿佛觸手即可及。忽然就體會到,有一種美,叫寬闊無垠,最讓人猝不及防的是,行至阿壩縣,那個叫壩上農(nóng)耕的村莊,生生的用它的美,留住了我們的腳步,整個村莊都種滿了油菜花,這個季節(jié)居然還有油菜花,而且還是正值花期,真是令人難已置信。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高原起伏著,一眼望去,遠處是綠瑩瑩的草原,草原上游走的那些黑色的點是牦牛,白色的是羊,天空又藍得令人心醉,這哪里是該屬于眼前的顏色,這分明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只此青綠,分明就是梵高筆下那一團一團躍動中的顏色,不走了,至少在今天,我要這延綿無邊的美,伴我入眠……。

(二)

《唐克,我的黃河夢》

       其實,我是一個很懷舊的人,懷舊是生活的一部分,無舊可懷的人,總是有一種缺憾。前往唐克的路上,我總是讓青兒放一些年代久遠的老歌,老歌于我而言,不僅僅是一段悠長的旋律,更是一段段銘心蝕骨的記憶,就如同眼前的這一段黃河。

       行至唐克,我又不禁對自己的無知,有幾分怨懟了。黃河,我們的母親河,長久以來,我都只以為她離四川很遠,遠到迢迢不可及,若不是酒店老板告訴我,我竟一直不知,黃河居然會在唐克拐個彎,黃河原來離我是這么的近,酒店老板是一個九零后的藏族女子,熱情,健談,有著藏族人的豪爽,在我向同伴炫耀自己交了一個藏族朋友“更真才讓”,更真才讓還請我在他的草原上騎過馬,一副洋洋自滿的時候,她卻只是泯著笑,以一種神秘的眼神看向我,然后,用不是很流利的漢活告訴我,“騎馬么,我自小就會,是策馬揚鞭的那種,是不要馬鞍韁繩的那種策馬奔騰,你說的那個更真才讓,是我男人?!蹦X子里突然就現(xiàn)出一幅畫面,草原上的風正輕輕拂過,遠處,噠噠噠馬蹄由遠而近,一群健駒奔騰而來,馬背上的女子,正策馬揚鞭,忽地,女子一聲呼嘯,那健駒竟人立而起,一聲長嘶,整個草原都回蕩起人嘯馬嘶的回響,瀟灑颯爽英氣逼人。她說你們既到了諾爾蓋草原,就一定要去看看黃河,去看看九曲黃河,在這里拐的第一道彎,去登頂,去看看黃河水上的落日,去體會一下真正的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。光是觀光電梯就有兩公里長哩,她的話,怎由得我們不信?顧不上這一路的風塵,匆匆收拾行裝,我們又上路了,奔向心中那條心心念念的黃河,奔向那條哺育華夏的大河……

      松潘高原,位于四川省西北部,又被稱為諾爾蓋大草原,清晨,當發(fā)源于巴彥卡拉山的黃河來到這里,與寒冷的地表冷空氣遭遇時,相對溫暖的河面上就升騰起大量白霧,它們依著河道,緊貼在地面上,形成難得一見的云水奇觀,黃河就在這里掉頭向北,造就出曲折柔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彎。諾爾蓋西、唐克鎮(zhèn)是藏族牧民的聚居地,在藏語中,諾爾蓋就是牦牛喜歡的地方,一路向東的黃河就在這里掉頭向北,造就出曲折柔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彎,只是這段旅游指南上的介紹,就已經(jīng)令人神馳了,而一旦真正的身臨其境,我卻又只能感嘆自己的詞窮了,兩公里的扶梯沿山勢而上,行至半途,高原上的風呼呼作響,草甸隨風起伏,幾只土拔鼠呆傻的望向扶梯上的人群,和抖音小視頻中的一樣可愛,天空之上,一只雄鷹在云端翱翔盤旋,土撥鼠看到雄鷹投在草甸上的影子,一溜煙地就不見蹤影了。終于還是登頂了,觀景臺四面凌空,巍峨壯觀,遠遠望去,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橫亙眼前,夕陽之下,波光粼粼,那輪紅日懸于空中正將落未落,登高鳥瞰,心胸一下子就開闊了,頗有幾分落日樓頭,欄桿拍遍的惆悵,更有幾分書生意氣指點江山的豪邁。

黃河,我來了……

(三)

《理小路,我心中的阿勒泰》

      巴朗山,藏語名為“巴朗拉”,海拔5040米,地處小金縣東北與臥龍?zhí)貏e行政區(qū)耿達鎮(zhèn)之間,是邛崍山脈的最高峰,也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。所謂的理小路,即從理縣樸頭鎮(zhèn)二道橋開始,穿越米亞羅,四姑娘山到小金縣結斯橋結束,全程約九百多公里,一路上景色隨季節(jié)的變化而變化,無論是春天的杜鵑花海,夏天的綠草如茵,秋天的紅葉滿山,還是冬天的白雪皚皚,都吸引著無數(shù)游客前來探訪。

     前段時間迷上了李娟,迷上了她筆下的阿勒泰,總想著有生之年,一定要去看看,一定要去領略一次阿勒泰的曠野深遠,可阿勒泰太遠,遠在天邊。

       是該踏上歸程了,沿途的風光再美,我們也不屬于這里,鋼筋水泥的叢林,才是我們荒涼的家園。

       “我們翻巴朗山吧,從理縣經(jīng)過,經(jīng)畢棚溝,紅石灘,過大二普,據(jù)說這一路也美不勝收,網(wǎng)絡上傳,這一路就是我們四川的阿勒泰哩?!鼻鄡喝缡钦f。

      然后我們反向而行,一路風馳電掣,高原,草甸,如幻燈片一般漸行漸遠,路,也慢慢地變得開始崎驅了,“青泥盤盤百步九折縈巖戀”,翻山之路驚險曲折,左側是連峰去天不盈尺的高山,右方是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深淵,白云就在腳下,鄧生溝咆哮著一路奔向青衣江,公路時而夾在雙峰之間,時而又爬行在巉巖深壑之上,看似前方已然無路了,忽然一個急彎,又柳岸暗花明了,說實話,這一路之上雖頗多驚險,但風景卻是真的如畫,晌午時分的陽光灑在前方的雪山之上,閃耀著金色的光芒,雪峰巍巍莊嚴肅穆,兩邊的山崖壁立千仞,絕頂凌峰酣暢淋漓,勾,皴,擦,染,點,如傅抱石的山石大寫意,真真是一點浩然氣,千里快哉風。行至此處,忽然地就頓悟,山川面前,人,何其渺小,俗世之中我們竭力所追逐那些錢財,榮耀,于莊嚴的山川面前,原來不過就是些轉瞬即逝的名枷利鎖,百年之后,你在何處?我在何處?而山,卻依然不朽,依然會屹立于此處,念及于茲,頓生山川如此肅穆,人生果然如夢的感慨。

       該回去了,前方燈火昏黃,歸家的路已不再迢迢,媽媽已備下一桌飯菜,溫暖怡人……

作者簡介:

  作者:喬禹,一名普通的物業(yè)員工,喜歡閱讀,熱愛生活,偶爾也會拿起筆,記錄下自己的點點滴滴。(主審:朱麗茹)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手機版|大眾論壇 (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(wǎng)證(魯)字02號 )

GMT+8, 2025-2-5 14:48

刪帖投訴流程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