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 2024年6月1日上午,星期六,游鄒平醴泉寺。 醴泉寺,也叫禮泉寺,因醴泉而得名,位于鄒平與章丘交界的長白山之中。該寺坐南朝北,群山環(huán)抱、山峪縱深、古木參天、環(huán)境幽美,為一方之名寺。 醴泉寺始建于南北朝后期,距今有1500余年的歷史,由一位叫莊嚴的法師創(chuàng)建,當時名為龍臺寺,后圮。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院,寺院落成之日,洽東山有一泉涌出,中宗賜名“醴泉”。醴泉寺由此而得名。 醴泉寺歷史上幾經(jīng)毀建。1938年,醴泉寺被改作八路軍抗日兵工廠和后方醫(yī)院。1939年清明節(jié),日寇掃蕩,將醴泉寺燒毀。新中國成立后,為生產(chǎn)和水利建設(shè),將僅存的木料、石碑等做了建設(shè)材料,僅存廟基等。2004年,鄒平縣人民政府籌資重建了該寺。 2004年至2006年兩年間,鄒平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資1200萬元,在原寺廟基礎(chǔ)上,重修和擴建了醴泉寺。整座寺院有兩大主殿和三大偏殿組成。主殿由北至南分別為天王殿、大雄寶殿,西偏殿由北至南為觀音殿、釋迦牟尼佛殿,東偏殿為地藏殿。大雄寶殿南為范公祠。2006年新建成醴泉寺風景區(qū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