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
搜索
查看: 908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寫作就是尋求另一種活法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24-3-15 15:48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寫作就是尋求另一種活法

1.喜歡張愛玲的隱居,常年躲進茫茫塵寰中,只用作品與世人對話。作品一旦拋出,不是天女散花,就是驚世駭俗。
喜歡李碧華的隱退,只見她炳炳烺烺的作品,炸響文壇和影壇,卻罕見其蹤影。這種神龍見首不見尾,讓她的作品更加瑰奇詭異。
喜歡豆豆的神秘,網(wǎng)絡里關于她的資料甚少,《遙遠的救世主》《天幕紅塵》和《背叛》三部作品深入人心,她仍保持著高調做事、低調做人的原則。
還喜歡艾米莉?狄金森,喜歡薇薇安?邁爾等,她們只管靜靜地創(chuàng)作、生活,只管默默地修行、修煉。寫,本身就是隱在文字后面,作者,本身就是隱在作品后面的人。這才是藝術的境界,生命的意境。

2.讀過一些臺灣作家的作品,包括張曉鳳龍應臺琦君等人的,還讀過一些《臺港文學選刊》,給我的總體感覺,是他們的作品沒有翻譯腔,沒有高大上的贊歌,語言和句子也不是清湯寡水的,是深厚的國學底蘊。
曾看過一句話,說臺灣很好地繼承了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,而我們曾經(jīng)斷裂過,后又續(xù)接上去的。但愿這種傳統(tǒng)的底蘊繼續(xù)“北上”,與我們的融合成一家親。

3.2006年至2007年,我從網(wǎng)絡文學論壇上,學會了寫詩歌,同時也把散文散文詩隨筆等,寫得也不錯了。我由癡迷狀態(tài),進入類似一種燃燒的狀態(tài),一有空,就拽過本子來寫,寫得忘乎所以,寫得興高采烈。特別是靈感乍現(xiàn)時寫的小詩,讓我特別滿意?,F(xiàn)在想來,那種狀態(tài)真是好。
后來,我慢慢平靜下來,細水長流地寫著。“寫作就是尋求另一種活法?!焙迷谖艺业搅?,且一直不好不壞地寫著。

4.寫作是一場長跑,考核的是作品和實力,考驗的是耐力和精神。有那么多人體力不支,中途退出;有那么多人,半路參賽,很快就殺出重圍;有那么多人,殫精竭慮的跟跑陪跑??纯辞懊?,人頭攢動,絕望透頂,望望后頭,熙熙攘攘,信心又倍增。總有人寫的比你好,更多的人寫的不如你。系系鞋帶,繼續(xù)奔跑吧,誰讓寫作有魅力呢。   
世間的藝術都是長跑,有人歡喜有人憂,有人升有人跌,有人紅有人塌方,你方唱罷我登臺,都想成主角,都爭著演青衣。為了成名,有人不擇手段,為了獲利,有人絞盡腦汁。無論如何,最后拼的還是作品的實力,沒有實力不被認可,理所當然,有實力卻得不到認可,那是對方的損失。調整好心態(tài),繼續(xù)努力吧,誰讓藝術讓人欲罷不能呢。

5.上世紀90年代,我從收音機里聽過《相思女子客店》的電影錄音剪輯。有才干、有魄力、有遠見的張觀音,經(jīng)上級領導的舉薦,對工農兵宿食店,進行了自負盈虧的承包,一石激起千層浪,動了某些人的蛋糕和利益,雖立志銳意改革,仍是舉步維艱,最終在各個關系網(wǎng)的壓力下,和山區(qū)舊勢力的重圍中,她不得不離開了奮斗的地方,含恨遠嫁。
那年的我還不懂,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;還不懂,一個小百姓想干點事,需要經(jīng)過多少個九九八十一難;還不懂,在潛規(guī)則叢生的地帶,想活下來有多屈辱有多艱險。當我懂了這些時,我和主演張小磊,都只能是回憶青春了。

6.龍應臺說:“上100堂美學的課,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:教100個鐘點的建筑設計,不如讓學生觸摸幾座古老的城市;講100次文學寫作的技巧,不如讓他在市場里頭弄臟自己的褲腳。”
觸摸現(xiàn)實的肋骨,感受生活的殘酷,結結實實踏踏實實地投入進現(xiàn)實生活,就有了真實語感和體悟,落筆時就少了空洞乏味,思考時就有了深度高度。一個人,二三十歲的創(chuàng)作,多是輕舞飛揚風花雪月,四五十歲以后的創(chuàng)作,就是深沉睿智深水靜流了,真是一歲年齡一歲心呀。
有些人,這里聽大師的課,那里聽教授的課,一年年聽下來,卻沒見他有作品出土,只聽他到處說,他認識誰誰誰,他聽過誰誰誰的課。聽課的機會靠關系網(wǎng)獲得,而寫作能力再大的關系也給不了。當然,如果有寫作能力,要是有聽課的機會就最好了。

7.2005年夏天,我學會了上網(wǎng)絡文學論壇,秋天后,開始學著寫詩歌,轉年的春天,在我眼里心里多了朦朧和瑰麗。自此,我留心觀察,所開的花所長的草和葉。觀察了幾年,練習了幾年,2010年以后的春天,漸漸清晰起來,詩歌的寫作,也每年上個臺階。
與我一同寫作的網(wǎng)友,換了一茬又一茬,我曾對一位編輯老師開玩笑說,“我寫倒了他們一批又一批。”我也沒有想到,自己會寫這么多年,那時最大的奢望,就是在某報上把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就行。
前些天,一位文友和我說,她想在某網(wǎng)絡平臺上,跟著學某類題材的寫作。我說,怎么不可以,只要能讓你進步的,就是好的。你不要管別人怎么說,你問問你,你自己覺得有意思就行。
我們山東巨野的姜淑梅,60歲開始學認字,又開始學著寫作,我聽過她的《亂時候,窮時候》,樸素真摯的文筆,很打動人。你看看,一個60歲,不識字的老太太都要追求個夢想,而接受了義務教育的我們呢?

8.“出人頭地,就是被人教訓的過程?!背鋈祟^地,是從小家長老師社會,灌輸給我們的根深蒂固的思想。我們的祖輩被教訓了一輩子,也沒能出人頭地,我們的父輩被社會痛打了一輩子,也沒有出人頭地。革命傳統(tǒng)代代傳,我們接過長輩們的殷切希望,努力讓自己出人頭地,年過半百了,眼見著一切日薄西山,芽沒發(fā)一枚,花沒展一瓣。
被人教訓,說明還有抗爭的能力。被教訓好了,也不是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,而不被教訓好,連出人頭地的門票都沒有。出人頭地,是在成堆成堆的,被改造好的人海中買彩票,中不中?中多少,得看老天爺?shù)男那楹推?,老天爺?shù)氖履隳苷f準嗎?既然說不準,那就被社會教育好后,排隊等著唄。
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手機版|大眾論壇 (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(wǎng)證(魯)字02號 )

GMT+8, 2025-2-5 19:43

刪帖投訴流程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