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部分落馬干部“大搞形象工程”,形象工程勞民傷財,群眾不買賬、干部有意見,既浪費了資源,又影響經濟社會發(fā)展,也損害了地方黨委政府的威信。 個別領導干部熱衷形象工程,主要是政績觀扭曲,不顧群眾需要和當地實際,妄圖用“短平快”的形象工程刷政績,以“作秀”代替“做事”、“造勢”代替“造福”。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不僅嚴重浪費資源、破壞環(huán)境,更會污染一方政治生態(tài),敗壞黨和政府形象,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。搞“政績工程”者也沒撈到所謂“政績”,最終也只能灰溜溜退場。 杜絕形象工程,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加強黨性錘煉與修養(yǎng),摒棄私心雜念,把為群眾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把握好“顯績”與“潛績”的辯證關系,堅決摒棄急功近利,把精力投入到打基礎、利長遠、出實效的工作中。堅持問需于民、問效于民,堅持民主決策、科學決策,在廣泛調研征求意見的基礎上,反復論證、慎重決策,讓重大工程決策全程曬在陽光下,把財政資金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刀刃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