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
搜索
查看: 229273|回復(fù)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原創(chuàng)文學(xué)] 付現(xiàn)勝 / 作品 《五寶庵山好風(fēng)光》 (鄒魯文學(xué)社532期)

[復(fù)制鏈接]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23-11-12 20:36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五寶庵山好風(fēng)光

文 / 付現(xiàn)勝 (山東鄒城)

      中秋國慶小長假里(10月4日星期三),我和我的同事崔家旺老師騎著摩托車,歷經(jīng)一小時,來到了鄒城市著名景點——五寶庵山。

      五寶庵山位于香城鎮(zhèn)政府駐地北6公里處,最高峰海拔445米,面積有22平方公里。據(jù)傳說,山上曾出現(xiàn)金鐘、銀鐘、寶鋤、金棒槌、聚寶盆等五寶,故取名五寶庵山。五寶庵山奇石林立,物種豐富,植物種類349種,森林覆蓋率達95%,自然和人文景點60多處,是“國家級森林公園”。

      來到山下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高高的盤龍柱。它,的確是個柱:高、大、圓。說它高,高聳入云,直指藍天;說它大,遠遠地就能看到它巍峨的身軀,聳立在綠樹掩映的盤龍柱廣場里;說它圓,柱如圓月,圓潤光滑,富麗堂皇。柱上盤繞著一條巨龍——故曰“盤龍柱”。那龍搖頭擺尾,扶搖云天。游客們到此一游,睹物生情,望而生嘆。

       適逢秋高氣爽,花果飄香之際,來五寶庵山游玩的人穿梭不斷,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,下到三兩歲的孩子,三五成群,結(jié)伴而行,歡聲笑語在山野叢林間回蕩。

      上山的路是一道木板鋪成的棧道路,時窄時寬,拐彎抹角,互左互右,蜿蜒曲折,向山頂攀緣。游客們走在木板路上,腳下不時地發(fā)出“咯噔咯噔”的響聲,令人心生險峻畏懼之感,眉宇間不免浸出滴滴冷汗。在蜿蜒曲折的山道間攀爬,置身于古樹參天的林蔭古道,空氣濕潤且清新怡人,真得讓我流連忘返,自樂其中。

       五寶庵山景點密布。其中有華佗殿、龍王廟、講經(jīng)殿、老奶奶洞、蓮花池(在龍王廟與老奶奶洞之間),一股涓涓細流盈盈而出。據(jù)說此處曾生長著一株與龍槐相伴的蓮花,清泉滋潤著蓮花和龍槐。相傳雨下的再大,蓮花池水也流不出三米遠;天再旱,泉水亦不干涸,非常神奇。如今,蓮花已無,泉水近枯,只留一道潮濕暗綠的痕跡。近看,一塊巨石下有一山洞,洞口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,洞內(nèi)可容納數(shù)十人,里面供奉著觀音娘娘。關(guān)公廟、龍王洞、千年古柏等風(fēng)景吸引著游客。無論是廟里、殿里、還是洞里,總有一些游客在那焚香、作揖、叩拜,他們在以一顆虔誠之心祈禱神靈保佑平安,好運連連,幸福多多。

       經(jīng)過一個多小時的奮力攀爬,我們終于到達五寶庵山頂峰——望海石,很多游客在此紛紛拍照留念。我也與“望海石”合了影。

       站在高高的山頂上,極目遠眺,遠山近景盡收眼底,最亮眼的是那波光粼粼的莫亭水庫,(現(xiàn)在更名為莫亭湖)。莫亭湖始建于1959年10月,因地處莫亭流域而得名,現(xiàn)為省級濕地公園。莫亭湖流域面積20·8公里,總庫容量867萬立方米,與AAA級景區(qū)五寶庵山相映成趣,相得益彰,構(gòu)成了奇山秀水的獨特景觀。

       在返回途中,有一游客問我:“到達山頂還有多遠?”他的體重遠超負荷,帶著妻子和兒女,他已筋疲力盡,氣喘吁吁,熱汗淋淋?!翱炝恕o限風(fēng)光在頂峰,加油!”我風(fēng)趣地笑著回答了他。他說了聲謝謝,脫下一件衣服,繼續(xù)向上攀登。

       我今年盡管68歲的人了,對于這次登山,一點也不覺得累,也許是心情好,更是因為這里的風(fēng)光好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 作者簡介: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  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0784313726)] 作者:付現(xiàn)勝,1956年出生。退伍軍人,退休教師。一個地地道道的追夢者,一個自由自在的寫作人。沒有昔日的輝煌,只有今后的努力。 (主審:于延法)   

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手機版|大眾論壇 (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(wǎng)證(魯)字02號 )

GMT+8, 2025-2-5 14:43

刪帖投訴流程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(fù)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