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最近的熱播劇《縣委大院》里,某鄉(xiāng)搞了個圍爐夜話,得到了縣委書記的表揚,說該項活動是加深干群關系的重要舉措。 圍爐夜話,從字面意思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是晚上進行的。村民忙完了農活,晚上沒有什么事情,坐到一起說說心里話,談談心,不僅加深了鄰里之間的感情,也可以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。電視劇中的縣委書記,準備向全縣推廣該工作方式,更是對圍爐夜話給予了高度的肯定。然而,圍爐夜話真的有這么突出的作用,解決了群眾的急事難事不平事嘛? 為了圍爐而圍爐。隨著劇情的發(fā)展,從圍爐夜話中群眾的講話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圍爐夜話演變成了一種無用的形式主義。參加圍爐夜話的群眾大多是村里的村民,平日里他們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,會主動找村主任幫助。又何必非要將白天能解決的事,放到晚上去做呢?村里每次組織圍爐夜話都很困難,甚至為了組織人員參加,而給村民發(fā)放小禮品,讓圍爐夜話走了樣。 夜話不能察實情。在會上,村民顧左右而言他,不敢說出自己的心里話。參會的領導們也沒有真正了解到基層的真實情況。 為基層干部添加負擔。對于參加圍爐夜話的鄉(xiāng)干部來說,白天忙于工作,晚上下班再去村里開會,會后再回遠在縣城的家,犧牲小家為了大家,讓很多基層干部放棄了自己的家庭生活。 圍爐夜話的本意是利用空閑時間召集群眾談話,來收集群眾的建議、調節(jié)矛盾、為民解難,進一步拉進干群關系,其出發(fā)點是好的。但并沒有得到群眾的支持,反而讓群眾反感,其原因在于并未了解群眾實際困難,傾聽群眾的心聲,只是把圍爐夜話當做了任務來應付。 作為基層工作的落實者,如果只想對上級負責,不想管下級辛苦,只想政績出彩,不想為百姓出力,難免在工作落實時走樣。圍爐夜話應不拘泥于形式、不固定時間,讓干部可以隨時走進群眾家中,切實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切實需求,才是圍爐夜話該有的初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