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
搜索
查看: 47644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隔夜的飯菜到底能吃嗎?央視權(quán)威檢測回答來了

[復制鏈接]
跳轉(zhuǎn)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22-7-30 11:51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



      隔夜茶、隔夜水、隔夜飯菜……生活中這種情況太常見了。畢竟過日子,該省也要省。
      有人看茶葉還能沖,想放到明兒繼續(xù)喝;有人飯菜做多了,放著明天繼續(xù)吃。但網(wǎng)絡(luò)傳言也多,隔夜水亞硝酸亞會超標,隔夜茶細菌會超標。普通通的茶水和食物,隔了一個晚上真的會產(chǎn)生很大的毒害嗎?
      今天就通過三個真實實驗,帶大家一探究竟。

       隔夜茶還能喝嗎?
      人們常說:“隔夜茶,毒如蛇”,還有人擔心隔夜茶會有亞硝酸鹽產(chǎn)生。那么,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?真相是怎樣的呢?
      2014年,央視財經(jīng)《是真的嗎》節(jié)目組對這一說法展開了調(diào)查,并且還專門請了高級品茶師進行品鑒。
      得出的結(jié)論是: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飲用的。
      實驗選取了龍井、普洱、菊花3杯茶,并隔夜放置一段時間。
      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:
      1)隔夜茶沒有變質(zhì),沒有餿味。無論隔夜茶被放置了12個小時還是24個小時,它還是具有該茶本來應該具有的這種口感。讓人意味的是,普洱茶的口感更佳。
      2)亞硝酸鹽沒有超標。經(jīng)過檢測,隔夜茶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遠遠低于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:亞硝酸鹽≤1mg/L。
因為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,它們阻礙了亞硝酸鹽的形成。
      所以,隔夜茶或是沖泡時間過久的茶水,只要沒有變質(zhì),都是可以飲用的。
      不過,公共營養(yǎng)師暢俐潔2016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,如果沒有發(fā)生微生物污染,從安全的角度講隔夜茶是可以喝的。
      但是從營養(yǎng)的品茶的角度來講不提倡喝隔夜茶。因為茶中的茶多酚發(fā)生氧化反應,使茶湯顏色變深,影響感官,同時多酚類物質(zhì)和維C等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減少。

      隔夜水可以喝嗎?
      我們經(jīng)常聽到“千滾水、隔夜水千萬不能喝,因為亞硝酸鹽含量增加,經(jīng)常飲用這樣的水會導致中毒甚至癌癥”的說法。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?
2020年,山東威海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食品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專門做了一個實驗,用數(shù)據(jù)還原真相。
      他們用不銹鋼電熱水壺加熱自來水,分別燒開1次、5次、10次后倒入杯中自然冷卻,放置0小時、24小時、48小時后分別檢測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。
得出的結(jié)論是:亞硝酸鹽沒有超標,推薦飲用放置時間不超過24小時的。
      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隨著加熱沸騰次數(shù)的增加,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有略微增加的趨勢。
      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,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明顯增加,放置24小時后亞硝酸鹽含量增加2-4倍,放置48小時后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為0.014mg/L。
但我國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參考指標及限值為1mg/L。所以從這點上來看,是可以放心喝的。
      亞硝酸鹽增加,是因為自來水中本身含有硝酸鹽,當反復燒開之后,由于高溫缺氧,會導致少部分的硝酸鹽轉(zhuǎn)化成為亞硝酸鹽,同時加熱過程中水的蒸發(fā),也會導致亞硝酸鹽濃度增加。
      南京市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醫(yī)院老年病科主任中醫(yī)師王東旭2015年在接受金陵晚報采訪時就談到,久存、久沸的水里的確會有亞硝酸鹽,但含量很低,有資料顯示每升也只有100多微克,如果達到有害的量至少要喝一噸以上。
      而且亞硝酸鹽本身并無致癌性,轉(zhuǎn)化為亞硝胺類物質(zhì)才致癌,而轉(zhuǎn)化需要很多前提條件,不是說把水煮沸就能生成。
所以,隔夜水可以喝,但最好別超過24小時。
      不過,雖然“隔夜水”可以飲用,但是考慮到細菌污染的問題,還是建議放置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。而且水燒開后盡量蓋好蓋子保存,防止被細菌污染。
燒水時盡量一次不要取太多,按需所取,如有剩余,再次加熱也可繼續(xù)飲用。

      隔夜飯菜可以吃嗎?
      很多人經(jīng)常會遇到這些情況,做多了不想浪費,放冰箱第二天繼續(xù)吃。有些人還貪圖省事,一次性做了好幾天的份量……但是,也有人吃隔夜菜吃進ICU的新聞。
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
      首先,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,隔夜菜并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,如果放置時間超過8-10個小時,就應該算“隔夜”了。
隔夜菜中有毒成分增加,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:
      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(zhì)產(chǎn)生了致癌物,如亞硝酸鹽,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;二是在放置時受到了外來細菌的二次污染。
      那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?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2019年曾做了一項關(guān)于隔夜菜的科學實驗,用30道菜、450個檢測數(shù)據(jù),解開隔夜菜的謎團。
      他們采集了剛出鍋的菜肴(肉菜、半葷半素、素菜和涼拌菜4種),分別放置于4℃環(huán)境(模擬家用冰箱)及25℃環(huán)境(模擬常溫環(huán)境)中。最后檢測亞硝酸鹽含量和細菌含量。

      本文根據(jù)本次實驗梳理出以下結(jié)論:
      1. 中午燒的菜,放進冰箱,晚上是可以拿出來吃的;
      從實驗結(jié)果可以看出,菜肴在4℃條件下冷藏儲存,過了6小時后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,微生物增值較少。
      2. 中午燒的菜,放常溫下,最好晚上就不要再吃了;
      實驗結(jié)果顯示,25℃環(huán)境下保存的菜,即常溫下保存的菜過了6小時后,雖然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,但是微生物開始增殖,菌落數(shù)量相比剛出鍋時增加不少。而且涼拌菜更容易導致微生物增殖。
      3. 中午或晚上燒的菜,如果還要再吃,一定要放冰箱!
      從此次寧波食檢院的實驗結(jié)果看,4℃條件下冷藏儲存的隔夜菜,不管是肉類還是菜類,24小時內(nèi)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,菌落總數(shù)的增加量也非常小,因此不存在隔夜菜亞硝酸鹽超標、菌落總數(shù)超標、有毒的風險。
      而隔夜菜吃進醫(yī)院,往往可能與保存方式、時間不恰當?shù)扔嘘P(guān)。江蘇省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營養(yǎng)科主任張曉燕2018年就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,隔夜菜被細菌性污染的過程,跟隔不隔夜無關(guān),只跟食材制作本身是否變質(zhì)有關(guān),當然也跟制作過程及保存條件等有關(guān)。
      所以,隔夜菜可以吃,但一定要及時放在冰箱存放。
      最后提醒一下大家,對于隔夜菜要注意這3點:
      1. 大部分的隔夜菜可以吃,但還是盡量少吃,按量做菜,盡量不剩菜。能不能吃,主要跟儲存條件和儲存時間有關(guān)。
      2.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吃隔夜菜,也要采用低溫儲存,冰箱里放剩菜要注意分開儲存,避免交叉污染,可選用干凈的加蓋容器或保鮮膜覆蓋。
      3. 吃隔夜菜,一定要徹底加熱。

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手機版|大眾論壇 ( 魯ICP備09023866號 新出網(wǎng)證(魯)字02號 )

GMT+8, 2025-2-5 14:39

刪帖投訴流程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