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現(xiàn)實從容前行
文 / 于延芳 (山東鄒城)
我是一位肺癌患者,做過幾次手術后,依然沒有擺脫病魔的騷擾,但我從不抱怨我所走過的每一步路。我積極樂觀地面對現(xiàn)實,工作之余,讀書、學習、寫作和朋友聊天,把有限的生命空間無限放大。要不是因為五年前的那場車禍,陰差陽錯的查出了身體的病變,立即手術切除病灶,現(xiàn)在的我還不知道咋樣了呢?
今年1月9日我去大連中心醫(yī)院隨診時,大夫告訴我說,有一個(腫瘤,浸潤型)已經(jīng)臨界,讓我做好隨時切除的心理準備。
長痛不如短痛,我在3月1日向單位請假準備入院接受治療。女兒在網(wǎng)上預約了大連醫(yī)科大學腫瘤醫(yī)院的專家王大夫,3月10日上午去看。通過加強CT拍照顯示,病灶為1.1cm,大夫對我說這種情況一年半載的不做應該沒事,但是為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,還是早做為好。女兒提前安排好異地就醫(yī)的各項準備工作,13日上午與大夫約好下周安排入院治療,誰想還沒入院,疫情又來了。15日下午接大連醫(yī)科大學附屬一院來電: 因疫情暫停入院手續(xù)的辦理,待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后另行安排。
這兩日雨后降溫,呆在家,心緒難平,遂提筆小詩一首,以記之:
霧鎖高樓
濱海新雨
霧鎖高樓
欄外山色遠
疫情又來倒春寒
絮舞春風鬢染霜
念鄉(xiāng)音 愁滿腸
杯滿人寂寞
雨落無聲
幾縷東風杏花淺
月華伴良宵
好夢難圓
聽殘漏
癡情無限
念浮生心事如何
研墨展素箋
涂抹千遍未成言
大家安慰我說要保持一種好的心態(tài),別有精神負擔。說實在的,當我第一次從死亡線上活過來之后,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。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,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不要懼怕生活的艱辛,這樣你才能從容前行。不要為我們已走過的人生而后悔,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種遺憾,我們的人生這才顯得彌足珍貴。
人生沒有如果,如果可以的話,我在日記中寫道:如果這次沒有什么特殊情況,我將重新好好的規(guī)劃我的余生,把原先所虧欠妻子而沒有完成的愿景,我要認真去完成它。如果可以,我將從頭再來,我會嘗試更多的生活方式,不怕出現(xiàn)失誤,我將不再苛求事事完美。如果可以重新開啟人生之路,對于人世間所有的人和事,我都不再去斤斤計較。
如果沒有疫情,我會多出去走走看看,我們的祖國是那么的遼闊,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是那么美。還有那些風光在險峰,也想去驗證一下自己的膽量,我確信我有這個膽量,就怕心有余而力不足。過去的那些日子,我過的也太隨意了,白白浪費了這大好時光,沒有早一點意識到。
如果沒有疫情,我會毫不猶豫的走出去在這陽光明媚或新雨初晴的日子,充分享受這眼前的一分一秒。如果可以,我會赤腳走在田野上,我甚至可以整夜不睡,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看星星、看月亮,看這溫馨的萬家燈火,切實地感受人世間的和諧與美麗。
還有,我將去游樂園,找回失去的童年。我會好好的陪外孫女去騎木馬,一起去快樂的玩耍。然后再陪家人去海邊看日出,確切的說應該是家人陪我。來大連四年了,我還沒看過日出呢?
只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,我將輕裝前行,為了自己的健康與快樂,更是為了家庭的幸福與和諧,我將順其自然、隨遇而安,自在從容地走好余生的每一步。因為人生真的不可以重來,我們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欲望,注定是無功而返,且身心疲憊。所以,我們要好好珍惜眼下活著的感覺,去尋求一份內心的安寧,足也。
作者簡介:
作者:于延芳 山東省鄒城市雙橋村人,現(xiàn)隨女兒居住大連。出生于1968年筆名寸土,喜歡讀書與寫作。陽光、快樂、幸福的生活、是我最大的人生追求。
(本期主審:朱麗茹)
鄒魯文學社》 投稿須知:
1,稿件題材以小小說、微小說、散文、散文詩、詩歌為主(詩詞作品需注明用韻),來稿均視為原創(chuàng),如有侵權,文責自負。
2,來稿方式,稿件一律以中文簡體投稿。并注明作者姓名、網(wǎng)名、通信地址、聯(lián)系方式、微信號等,以及作者簡介及近期生活照一張,全部歸入一個文檔內,以附件格式發(fā)送指定郵箱,來稿自留底稿,未經(jīng)采用,一律不退稿。鄒魯文學社官方微信:18265379084 、投稿郵箱:zouluwenxueshe@163.com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