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標題:
走了彎路看了風景
[打印本頁]
作者:
舒晴曼妙
時間:
2025-1-5 10:03
標題:
走了彎路看了風景
走了彎路看了風景
1.我上學時,住在妗子家,晚上放了晚自習,我和鄰近的同學一塊走夜路。有幾位女同學,特別愛唱歌特別會唱歌,一出校門,她們就一起唱,都是跟當時流行的磁帶學的。有的同學到家了,未到家的同學說聲再見,再繼續(xù)唱著走。五音不全的我,跟在后面聽得如癡如醉,并對她們崇拜得不要不要的。
有一首《找童年》的歌,非常好聽,當時中學生報上都登出來了,我還抄下了歌詞?!鞍最^發(fā)的老阿婆/來到小河邊/走一走,看一看/河東河西都尋遍/我問阿婆找到什么/她說她在找童年……”這首《找童年》和放晚自習路上的場景,就那么歡快地印進了我的腦海里,被我唯美地記牢了這些年?;蛟S,這就是藝術(shù)的啟發(fā)吧。
我們農(nóng)家孩子,對文學對藝術(shù)全靠個人的自覺開發(fā)。為了一口飯而奔波忙碌的大人,不知道什么是文學,也不懂什么是藝術(shù)。供你上學,就是想讓你吃上商品糧,考上個中專,你是有才,考上個大學,就是大才,否則,回家安心種地就是了。一個農(nóng)人,若舞文弄墨,掙不來半壺酒兩包掛面,就是不務正業(yè)?;剜l(xiāng)務農(nóng)的我,若借到一本小說了,會多干活干好活,然后心安理得地坐下來,飛快地讀,必要時記下好詞好句子。平時,會在日記本上構(gòu)思“小說”,隨心寫點“詩句”。可惜,我一直是一個廢柴。
2.20多年前的我,決定闖闖心心念念的文學路;兩手空空的我,甘愿接受他人的不理不睬;赤手空拳的我,只有經(jīng)過多年苦練出來的拙文。
我一直是一個下死力的人,一直是一個下苦力的人,在漫長的黑夜里,有時難受地嚎叫兩聲,然后又低頭苦練,不然,又如何呢?在摸不著頭摸不著尾中,我有時會委屈地哭,哭完了抹抹淚,又假裝輕松地走在人群中。我曾低聲向人打聽某個投稿箱,對方假裝聽不懂,也曾向某位權(quán)威人士,輕聲詢問可否加入其主管的地方協(xié)會,對方一直都不回復。唉,算了!算了!埋頭寫自己的吧。
這種狀況下,走彎路是避免不了的。彎路是經(jīng)歷的褶皺,折磨是內(nèi)心的褶皺。年復一年,我在這些褶皺里學著突圍,試著突圍。福兮禍兮,我沒有資格擠進這個圈那個圈。彎路和漠視,讓我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景色;折磨和苦痛,讓我多了別人沒有的體悟。這恰恰是寫作所必備的竅門。
當身邊有些走捷徑的人,喊著沒有東西可寫時,我仍有東西可寫。有好些人說我的寫作視角與人不同,那是我走了別人沒走過的彎路,看了別人沒看過的偏僻角落。當大家都在喊同質(zhì)化嚴重時,我的彎路成了避免同質(zhì)化的最好辦法。看來,捷徑也不是萬能鑰匙,彎路也不是一無是處呀。
3.有一回,說起詩歌的寫作來,有位文友很不屑地說,詩歌最好寫了!字又少,分分行就是,我笑笑,不語。要是二十幾年前,我可能會認同他的說法,現(xiàn)在不了。
2021年,我的李老師加上了我的微信,看了我朋友圈里的文章后,時不時給我發(fā)來一大段,關(guān)于詩歌寫作的注意事項,并列舉了好多外國詩人的詩風和例句。最重要的是,李老師指出了我詩句中的兩處硬傷,那段時間,我都不敢落筆寫了,很沒有信心地對李老師說,“自以為,自己寫得不錯了,結(jié)果!”我沉下心來,按李老師指出來的,盡力避免一些毛病,也只是盡力而已。
我私下里認為,寫詩是條越走越窄的路,越來越講究天分天賦及個人的悟性。與你同行的寫者,就是參照系,總有那么幾個人,是你系上鞋帶也攆不上的。你若甘心認輸也就罷了,若不甘心,就是揪著頭發(fā)天天提,也提不起自己了。也就不難明白,為什么有些已經(jīng)成名的詩人,還是自殺或是瘋掉了。
4..“江上一籠統(tǒng),井上一窟窿。黃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腫?!边@是我20多歲時,背熟的打油詩《詠雪》。之所以一下子喜歡上了打油詩,是因為“江上一窟窿”,天天從井里打水的我,太熟悉鄉(xiāng)間這一場景了。后來,我搜集了好些打油詩。我敢肯定,那個冬天,全村人,只有我在讀詩背詩,也只有我喜歡上了《詠雪》。
當年背了一些唐詩宋詞,是因為鄉(xiāng)下能讀到借到的書太少了,背詩是無奈之舉,我呢,沒那么苛求,能記住幾句就記住幾句,但凡背熟的,今天我還能脫口而出。
平時,不管活著多么狼狽,只要有本淺薄的雜志,我也會讀得有滋有味。有人會在背后鄙視我,“都快混成乞丐了,還想著看書?!毙膭拥木渥訒l(fā)我鼓勵我:煽情的故事,會遞給我勇氣;給我詩意的詩句,讓我懷著希望地活下去。
59c4ef5c9e928.jpg
(706.5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2025-1-5 10:02 上傳
5.什么人干什么事,尖酸刻薄的人,一輩子嘴上都不積德;陰鷙刁鉆的人,一輩子都在黑別人害他人;笨拙善良的人,一生都在善良沉默地做事行事;有點小才華的人,一生都在抻長小才華施展小才華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尖酸刻薄與尖酸刻薄,愛狼狽為奸;陰鷙刁鉆與陰鷙刁鉆,喜歡沆瀣一氣;笨拙善良與笨著善良,沒有花言巧語;小才華與小才華,友好與不友好地暗自競爭著。有人說,要想了解某個人,看看他/她所交的朋友即可。
如果聽見兩個人,不是在吐槽這個就是在嘲弄那個,我會找個理由遠離;如果聽見兩個人不是說這個人的糗事,就是說那家的丑事,我會找個借口逃離。聽這兩類人說話,是滿滿的負能量,把自己僅有的那點正能量也給吞噬掉了。我堅信,我一離場,這兩類人會把我的前塵往事,翻個底朝天。如果聽見有人在談文學談歷史等,就在一旁靜心地聽聽,他們說的都是西瓜大的知識和內(nèi)容,我撿點芝麻品品就行,這點芝麻回到我生存的環(huán)境里,也會大如西瓜的。
6.有些人寫的作文,是口水做的;有些人寫的文章,是血水做的。前者若有點背景依靠,在小地方照樣會混得風生水起;后者若落赤手空拳,只能被冷落和遺忘了。往往是口水的作文,在群里被捧被褒;血水做的文章,就是發(fā)進群里也無人理會。
這個時候就看你想要什么了,你若崇拜口水作文,就去恭維就去為伍;你若崇尚血水文章,就仍會保持精神上的清高。相看遠處的景,想領(lǐng)高處的悟,只能以后者為準繩為榜樣。
7.“寫詩的人都有自己私心拜過的老師”,一路走來,讀過好些爛詩,更讀過好些好詩。好的詩我定是要摘錄下來的,過后會一遍遍讀,一遍遍琢磨。我這種拜師學習法很管用,最起碼我能鑒別出優(yōu)與劣。
讓人怦然心動,讓人眼前一亮的好詩,多為短詩,少則三五句,多則十來句。這種以少勝多的寫法,字字頂千斤,字字值千金。
“詩歌是一種技藝,一種能力?!蔽易霾坏接心芰?,做不到有技藝,就安心練出手藝來。有點手藝了,才敢去闖蕩江湖,不然一出門就被人碾壓了,還混啥呢。出門闖江湖前,我就用多讀拜師學藝,用練筆學手藝,短詩是我著重練習的,千招會不如一招鮮,待我練出匕首一樣的詩藝了,揣進兜里,信心滿滿地去逛紅塵遇良緣。
8.“不管文學氛圍如何,我們的寫,都是為了走向內(nèi)心?!边@是2020年冬季,企業(yè)內(nèi)部一次文學活動時,牛老師說過的一句話。牛老師不僅介紹了各大名刊的狀況,還說了我們這些底層創(chuàng)作者,投稿難發(fā)表難的真實現(xiàn)狀。
“一歲年齡一歲人,一歲年齡一歲心?!边@是王老師說的一句話。(我還借這句話說給別的老師聽呢)王老師此后就靜心畫畫去了。那次活動,是由陳老師組織的,他也轉(zhuǎn)入書畫的行列去了。
4年的時間過去了,我們那群人再沒有聚會過,熱鬧一時的微信群,也慢慢沉寂了下來。是的,不管如何,慢慢寫吧,寫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,一個人的孤獨路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有些東西真是豁然開朗開來了。
作者:
德和順堂
時間:
2025-1-9 19:36
不管文學氛圍如何,我們的寫,都是為了走向內(nèi)心
歡迎光臨 大眾論壇 (//uba604.cn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