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論壇

標(biāo)題: 未完待續(xù)的人生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舒晴曼妙    時間: 2024-9-13 12:37
標(biāo)題: 未完待續(xù)的人生

未完待續(xù)的人生

1.曾有好些同事問過我:“你寫的東西,我有的看懂了,有的看不懂。”我就對他說:“你看不懂的地方,可能是意象,有好多地方,我用的是意象,看不懂也不要緊,我以前也看不懂。”“意象是啥?”我就和他舉幾個簡單的例子,說明什么是意象。
關(guān)于文字的意象,我是從20來歲困擾到了30多歲,當(dāng)我真正讀懂意象的那一刻,才真正明白了語言之美意境之美。這也說明了堅持閱讀的好處,如果我30歲以前就不閱讀或少閱讀了,可能一生都弄明白什么是意象。同事中,有好些是文學(xué)的愛好者,他們大多卡在了閱讀量和意象上,也就沒興趣去讀去寫了。
能讀懂意象,得感謝自己在那些年,讀了好多好多的散文詩,我邊讀邊做筆記,回頭再一句句一段段的回味。在年度的系列選集中,我購買最多的是年度散文詩選。

2.在Y城彩排的后臺,碰見了一個演奏團隊,是一群俊男靚女。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演奏樂器,有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等等。我最喜歡看的是,一位一米七左右的女子,提著和她差不多高的大提琴。
他們先于我們彩排完,說說笑笑地忙著收拾行李,只見那位女子,把大提琴放進琴套里,拉上拉鏈,背起來與同伴高高興興地走了。我邊目送那把大提琴,邊在心里嘀咕:我這種小個子的人,此生定是演奏不上這種大家伙的。他們留下來的一些紙張上,全是我看不懂的琴譜,隔行如隔山啊,我敬畏地、羨慕地、神往地看著琴譜。
同為女性,那位女子高端大氣地坐在舞臺上,為某些明星們演奏,她是團隊中的一滴水,與伙伴們合作出音樂的琮琮琤琤。而我,一身工裝,頭戴全帽,在車間聽各類設(shè)備們的演奏,設(shè)備們不高興了會搗亂,讓本該順利的生產(chǎn),出現(xiàn)不和諧的音符。當(dāng)然,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。

3.在W城錄制節(jié)目時,是在某影城里。偌大的錄影棚里,唯有舞臺和觀眾臺有亮光,別處的光線欠佳,腳下全是各種設(shè)備的電纜。小組導(dǎo)演用手機打著手電,提醒著我們腳下的路。有后臺的工作人員,給我們戴麥,試麥。
我們在臺下邊等,邊看臺上正錄制的節(jié)目,有導(dǎo)演不時喊話,說某位演員的表情不到位等。我這才明白,我們平時在電視上,看起來不算長的一個節(jié)目,錄制起來竟是如此費時費力。干什么工作,也不容易啊。我們的節(jié)目總算錄制好了,我們一起歡呼著走下舞臺,哈哈,愛追星的我,也有“舞臺”經(jīng)驗了?。ㄎ掖┑氖歉吒?,累得要命。)
我們所有參加表演的人員,還有一個《祝你平安》的大合唱,我們分成兩組,從舞臺兩側(cè)小跑著上臺,手拉著手唱合唱的部分。錄制好了,歌手孫悅與我們兩組各合完影,又去和觀眾合影。哈哈,我這個老追星族,有了向同伴諞的資本了。
我是在《祝你平安》這首歌發(fā)行的第二年,參加工作的,從老家到鳳城時,我就暗下決心——此生不可以虛度,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。只是,我萬萬沒有想到,有那么多的坎要我艱難地過,有那么多的屈辱要我硬硬地咽下。

4.我20來歲時,豪情壯志地想寫出一部小說,用一夜成名改變我的農(nóng)民身份,一直到了25歲,我還是個缺詞少句的主,別說憑小說來改變命運了。
35歲時,我觸網(wǎng)寫作,見過了一茬茬成名的網(wǎng)絡(luò)作家,見過一部部出圈的作品,而我,一直是小白的N次方。我邊哭邊敲著鍵盤——為自己欠分的“才情”;我邊敲鍵盤邊掉淚——為什么敗北的總是我?
這是一條精神不斷崩潰的路,這是一條信念不斷崩塌的路,萬念俱灰地哭過后,我又重新開始,一次次一年一年地循環(huán)著。寫到了今天,我才恍然明白,一個存活于社會最底層的人,縱然寫的好,也是做個夢哄哄自己而已。
失敗挫敗,是所有夢想的標(biāo)配,無可厚非。讓人承受不了的是身邊的蚊蠅,總是嗡嗡嗡嗡地啃噬著你,別有用心地圍毆著你。最落魄時,我慘兮兮地勸自己:就當(dāng)是在這里勞動改造了。再難,還難過當(dāng)年的嚴(yán)鳳英嗎?再難,還難過當(dāng)時的昌耀嗎?

5.我上中學(xué)時,中學(xué)生刊物上,刊登了一個讓每位同學(xué)都羨慕都想效仿的消息:一位農(nóng)村女生,在一次省級作文大賽中,獲得了一等獎,被一所師范學(xué)校破格錄取。這個消息一直激勵著我們,我也渴望著自己的學(xué)業(yè),也有一次意外或僥幸,可惜,我不得不乖乖地接受著命運的安排。
因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來臨,讓人的查閱范圍擴大起來容易起來,我特意查閱了一下那位幸運女生的近況:她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學(xué)教師,并沒有成為寫手或是作家的人物。(這也是眾多農(nóng)村孩子,可望而不可及的機會了。)作文大賽,是她幸運的一個渠道,并不是培養(yǎng)她成為寫手或是作家的契機。或許她骨子里并不愛文學(xué),只是隨大流參賽而已。  
每位家長,都渴望自家的孩子有個小才藝,比如唱歌跳舞朗誦等等,不遺余力地花錢培養(yǎng)孩子,學(xué)來學(xué)去,跳來跳去,真正稱得上“家”的有幾個?一旦小才藝換不來幸運和錢財,家長們的臉就拉長了。有句話說,優(yōu)秀的文藝人才是自己冒出來的。這種冒——來于個人的天賦和個人的強烈愿望,外力硬推硬捧硬拉是不成的。

6.那時,我喜歡看報紙上的四個字:未完待續(xù)。這四個字,通常用于中長篇小說的連載。能連載小說的報紙,一般是重要的報紙,比如《人民日報》《大眾日報》《農(nóng)村日報》《工人日報》等等。我曾在大隊部的《農(nóng)村日報》上,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讀過《香魂女》(后來被拍成了電視?。?。有些重要報紙,平常人家是訂閱不起的,通常是學(xué)校、大隊支部或是工廠單位等等。我這個人微言輕之人,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重要報紙,一旦接觸到了,我就會喜歡看副刊,看連載的小說。
我對“未完待續(xù)”,一直有著特殊的感覺,這是一種期待和希冀,讓人在絕望中還有點信心活下來。一個年齡段一個年齡段數(shù)過來的我們,何嘗不是在過一種未完待續(xù)人生。

7.小時過中秋節(jié),晚上吃飯時,母親會把父親從縣城買來的月餅和炒糖果(琵琶梗),各分給我們一份,一般是一大把炒糖果和兩個酥皮月餅。
這個時候,我會為難地偷偷哭,因為我只吃月餅上的酥皮,不吃其中的餅和餡。自己不吃,還怕大人嫌我。我就吃掉炒糖果,把月餅的酥皮剝下來后,餅和餡又不知扔在哪里,就偷偷地塞到枕頭下的席底下,愚笨的我,長大了才質(zhì)問自己——為什么不拿著月餅去換喜歡吃的琵琶梗呢?




歡迎光臨 大眾論壇 (//uba604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